立大志于一事 做大事于一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2022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范国滨
添加时间: 2024-06-13 19:50:53 | 作者: 专业试验机系列
范国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高技术重大任务专家组组长、高能激光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022年四川“最美科技工作人员”。长期从事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是中国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之一。
40年来,范国滨多次承担国家主题和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及组织管理工作,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项,组织建立行业标准57项。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求是”工程奖和周光召技术创新奖等,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发展。
范国滨投身国防建设,40年来坚持不懈从事高能激光技术探讨研究,在高能激光技术攻关、系统工程化和装备研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重大成就。他大力推动中国激光技术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推进高能激光技术实际应用的进程,组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和工程技术难题,领导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研制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为我国高能激光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水平,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发展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下半年,国家某高技术重大试验项目在西北戈壁滩上展开。该项目工程技术难度极大,许多标的堪称世界之最,充满未知与挑战。项目总设计师范国滨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冷静分析了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对比了大量国内外的大型试验资料,创新性提出了一套试验验证思路,基于此,技术团队破解了一个个世界级技术难题,并在最终演示任务中一击惊天,获得了用户方高度评价。时至今日,这套工作方法仍在高技术试验验证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忆起这段经历,范国滨最为津津乐道的不是当年如何运筹帷幄、指点风云的潇洒从容,而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试验作业队员们一起战天斗地的经历感受。七月入疆,骄阳似火,住宿地蚊虫肆虐,闷热难当,为保证试验进度,范国滨首创“炉中挑灯夜战”,召集技术专家讨论问题、画图、争论,兴致高昂。年底,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为提振士气,范国滨提议作业队组织“晨跑拉练”。每天,他领着一队老专家,喊着响亮的口号,率先冲到签到点,秒杀作业队大批“小鲜肉”。顿时,队伍上下掀起一股比拼狂潮,大家拼技术实力,拼岗位干劲,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所有奋斗的岁月、感动的过往都汇成了一曲天籁之音。
工作中,范国滨创新管理理念,提出多学科、多环节、多实施主体等多目标集成优化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为中国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开拓并优化“863 计划框架下的工程管理模式”,结合863科学研究性和装备工程性特征,领导组建“激光工程中心”和研发团队,提出多学科、多环节、多实施主体等多目标集成优化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依托工程中心的组织指挥体系、技术决策和评估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研制生产体系,覆盖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工程研制”全过程;引入工程监理制,指导工程管理实践,确保技术决策落实和研制进度与质量,保障样机研制的优质高效。
2015年12月,范国滨赶赴某国家任务试验外场,他此行的目的是作为该任务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指导现场试验。此时外场已是天寒地冻,最冷气温已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且预报在一周后还有暴风雪,可在暴风雪前还有三次重要试验,必须抢在一周内完成任务。
范国滨一到试验现场,便认真听取队领导的工作汇报,汇报中,细心的他很快发现了作业队现场指挥人员的疲惫,再三追问下了解到该人员的爱人因病住院好几周了,家中无人照顾。范国滨一时百感交集,深知她既放不下试验任务、又万分牵挂爱人,稍加思索便对她说:“你马上收拾东西,立刻回去!放心,试验我顶着!”随即,范国滨召集大家紧急开会,最终商议让副队长顶上去担任临时队长。考虑这位副队长非常年轻、缺乏主持大型试验的经验,范国滨主动请缨担任“影子队长”,如影随形指导协助副队长组织会议、研讨方案、检查系统状态、上车指挥。
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年近六旬的范国滨每天在凌晨五点就奔赴试验现场,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饿了,边干活边往嘴巴里胡乱塞点面包、饼干;累了,就在集装箱的泡沫板上打个小盹。队员们看到这位传奇式的中国强激光技术领军人作为“影子队长”和大家一起披星戴月,顿时信心十足,干劲倍增。终于,在范国滨的带领下,三次试验成功地在暴风雪来临前圆满完成。
当最后一次试验结束,范国滨佝偻着身体从指挥车里钻出来,他穿过欢呼雀跃互道祝贺的人群,抬眼远眺,仿佛又看到五十年前那朵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这是以范国滨为缩影的中物院人根植国防科研的明亮底色,是打造大国重器的历史传承,更是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家国情怀。
作为绵阳市科协主席,范国滨立足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多年来深入一线,为企业“把脉问诊”,通过“保姆式”服务,就企业科研难题深入对接、悉心指导,成功帮助绵阳市多家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他牵头建立西南科技大学院士工作站,助力绵阳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配套项目在绵阳落地。
育人数十载,范国滨极其重视人才教育培训,突出人才为本的理念,积极参加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多年来,他为西南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南山中学、北川中学等学校数万名师生作学术报告,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争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40年来,范国滨勇担时代使命,精钻科学技术,立大志于一事,做大事于一生,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以实效绽放生命芳华。(四川科技报记者 廖梅 肖小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