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突围、向内“链”功、向前闯关武汉奋楫逐浪天地宽
添加时间: 2024-12-31 04:14:37 | 作者: 人造板试验机
1万件是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上线一年的供需匹配案例数,依托该平台,企业用户找科创资源如逛“淘宝”一样便捷;
100万户是今年武汉企业总量的新突破。前10个月,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武汉经营主体新登记量增速第一;
1000万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的又一里程碑,这标志性一刻发生在武汉。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武汉牢牢把握住有利条件和因素,加快以创新促转型、促发展。
变化每天都在发生,一个共识在全市上下更加清晰: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发展空间在哪、生长后劲在哪?唯有奋楫逐浪,才能闯出一番天地。
中国首台、世界最大吨位的J58ZK-6300型伺服直驱式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
就在上月,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威奇)向陕西长羽航空装备有限公司成功交付了中国首台、世界最大吨位的J58ZK-6300型伺服直驱式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将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等核心部件制造。当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对高端工业母机需求迫切。
“工业母机被誉为制器之器,在许多人还在同质化竞争中卷价格时,我们已在高端机床的智能化发展上实现了突破,喝到了创新的头啖汤。”新威奇副总经理王朝清介绍,第一拨出锅的汤味最鲜甜,但一定要早起才有。新威奇下决心向“新”不走老路,自主研发的装备能干新能源车、航空航天关键件等“精细活”,且叫好又叫座。
如今,该企业工业母机成型设备订单量再创新高,截至目前,已向全球交付150多条工业母机成套生产线后”李林峰说:“不靠低价和低成本取胜,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来赢得市场。”他带领海微科学技术成长为国内排名前五的智能座舱显示产品供应商;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说:“独树一帜,带来更多向上空间。”今年,华工科技开发出国内首台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已“上岗”作业。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放在重要位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创新?为了游过从基础性研究到大规模产业化的“达尔文之海”,武汉探索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路径,首次提出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25个产业化项目正在推进,要在三年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在前几天,华工科技半导体激光装备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启动。
向上突围,让武汉各行各业“尝鲜”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3%。在钢铁、传统燃油车等传统产业全面承压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起到强势支撑作用。
3年前,因为一“芯”难求,多家车企暂停生产,“芯片荒”中大量短缺的,就是MCU芯片。
就在今年,东风公司、中国信科两大在汉央企携手,一同攻关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由他们牵头成立的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突破缺“芯”困境。目前,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顺利登上东风车型产线,成为汽车的“智慧大脑”,精准调度着汽车导航、变速巡航等指令。
信心,源自一次次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在武汉,东风汽车、芯擎科技、黑芝麻等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全链条一起往前推进,才能一步步踏上新台阶。”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说。就在今年,九峰山实验室与一家专注于光电集成技术的“瞪羚企业”武汉驿天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第三代半导体相关设备,测试精度达到微米级。
如今,这一设备又“反哺”在九峰山实验室应用。企业产品量产进程加快了,拓展了一批新客户,九峰山实验室也更快打通半导体产业链条关键“断点”。
一环衔一环,一链又一链。在武汉的经济版图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贯通,共同打造韧性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已成常态:
华中数控、华工激光等一批企业在工业母机产业链对接专场中“链”上寻亲;“芯光链”线上交易买卖平台上其注册用户已突破8000家,交易额超过14亿元;湖北国控、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等多个产业供应链平台被组建,加速打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锻造发展新长板。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关键装备和零部件等产业领域,武汉正增强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培育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深夜,位于武汉都市圈的花湖国际机场进入最忙碌时刻,一晚上,这里最多有100架次航班起降。今年19月,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五,增速全国第一。
清晨,一列满载着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鸣笛出发,即将开往欧洲某地。如今,每月都会有大约3个批次的东风品牌的车辆通过中欧班列销往海外。
城市要转变发展方式,企业也都在想新办法。在武汉经开区,由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65MW(兆瓦)燃料电池发电站系统刚刚向海外客户交付,企业海外业务占比大幅度增长,技术与产品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在东湖高新区,华工激光国际业务部组织有关产品技术工程师钻研学习欧洲标准,小到一张标签纸上的翻译是否准确也不放过,带着“放大镜”去解决客户的每一个问题。上半年,华工科技激光智能装备核心产品在欧洲、东南亚等海外高端市场销售同比增长80%以上。
光伏市场饱和了?那就找出空间!今年,美格科技攻入欧洲阳台光伏市场,出货量位居榜首;
造船业比拼,咱能行吗?今年,武汉签下16艘新能源船大单;今年上半年,武汉船舶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6.5%;
向前闯、向外奔。从卖“油车”到改卖“电车”的汽车销售员邹玮感慨,2024年,是他突破职业瓶颈的一年,收入一年涨了20%。
一年忙到头,武汉人说,“要登绝顶莫辞劳”,只要努把力来年就会有奔头。新的一年,武汉这座中部重镇,更加坚定信心向前进,加快推进“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